Shark Tank教我的10件事
Shark Tank 是美國ABC頻道相當有名的實境節目,每集邀請數位創業家上節目跟五個投資者(節目中稱他們為Shark)進行簡報爭取投資。從2009年8月開播以來,目前已播到第七季,紅到被歐巴馬邀請到白宮,副總統誇獎這節目是「美國精神的展現」。到底Shark Tank有什麼魅力?
這個節目的流程很單純:
-
每一個段落給創業家幾分鐘內簡報(pitch)自己的事業以及說明期望的投資條件(通常是用數萬到數十萬美金交換10-20%的公司股權)
-
Shark們提出問題,雙方攻防談條件。只要有任何一個Shark所開出的條件為創業家接受,雙方就達成協議。如果沒有Shark願意投資或者創業家不願意接受條件,則兩手空空離去。
-
有時候也會碰到Shark們相互合作(共同出價)或競爭(相互比價)的狀況
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創業家的簡報、Shark的提問以及投資條件的協商都非常精彩,還可以學到許多投資的專業術語。而光在第七季中,就曾經有過創業家希望以50萬美金交換10%股份,最後得到兩位Shark共同出100萬美金交換20%股份;或者一開始估值200萬美金的公司,最後的估值變成600萬美金的狀況。殘酷的是,至少有一半的人拿不到任何的投資,還會被Shark們大肆批評(註一)。其他的人即使拿到資金,往往需要拿出來的股份也遠高於預期。所謂的資本主義與在商言商的精神,在這節目中完全赤裸的展現。
我很喜歡看Shark Tank,看著看著好像也歸納出一些心得:
- 想法、商品、還是事業:投資者通常都會先關心截至目前為止的銷售成績。如果創業家拿出來的商品只是剛開始銷售,甚至還沒開始銷售,那只算是想法。如果銷售成績普普,而且通路選擇單一,那頂多算是產品/服務。會吸引Shark們投資的,通常都是已經有一定金額以上的銷售額的公司。銷售額與毛利直接影響公司的估值與投資者的意願。
- 獨特性與專利=競爭優勢:有些事業的進入門檻很低,甚至市面上有很多類似的產品,那麼競爭優勢在哪?如果是令人眼睛發亮的技術,有沒有申請專利?
- 規模化是關鍵:有些人所提出的產品很好,以小公司來說銷售額也不錯,那下一個問題一定是「你打算怎麼規模化?」「規模化以後成本可以降到多少?」。如果只是在家裡自己作,還沒有開始規模化的,通常很難拿到投資。如果是很難規模化的東西(例如有一個創業家開設美睫工作室),那也會被視為只是商品/服務,無法成為事業。
- 市場大小很重要:有些想法在技術上有革命性的突破,但是投資者認為市場太小,失敗機率也就很高。例如有人發明可以讓縮水毛衣恢復原狀的藥水,但Shark一句話就打死了:「你覺得有多少人會不小心讓毛衣縮水?」
- 技術與專業優勢:如果所提出的商品與科技有關,那創業團隊的技術背景馬上就會受到挑戰。曾有一對創業家提出的是密碼保護的app,但他們兩位都不是程式設計背景,所講出來的保護技術也通通是業界目前最流行的技術–請注意,是「現行」的技術,還不是過時的技術。但馬上就被認為毫無新意,甚至有Shark當面說:「現在外面就有一堆駭客盯著你們看,心想『你好,小男孩們!』,所以我退出。」
- 品質為王:有時會碰到創業家真的看到問題,但所生產的產品過於拙劣,那真的只有被洗臉的份。例如曾有人做出了每一杯只有100大卡的冰淇淋,但是並不好吃,馬上就被問:「那你為什麼不做200卡的,讓他好吃一點?市面上的冰淇淋每杯是500卡,200卡已經夠低了」「我覺得你的冰淇淋是零脂肪、低熱量、無添加物,同時也無人要買!」(這句超毒的!)
- 個人投入=自信與承諾:常有創業家被問到:「你花了多少金錢/心力在這件事上」,如果創業家自己投入的金額與公司的規模相比太少,很容易被視為「連自己都沒信心」。
- 了解自己公司的一切:「公司目前有沒有負債?」、「目前的毛利多少?」、「先期投資者有哪些?」、「現在在哪些通路鋪貨?」、「目前有多少零售商銷售你們的產品?」,問題永遠不會間斷,而每個回答都要自信果決,所以必須非常了解自己公司的一切,包括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可能性。
- 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是不能不計畫:節目中有些人會被問到「未來的預估銷售額是多少?」、「為什麼你這樣預估?」、「拿到這筆錢你打算用來作什麼?」。的確,要新創公司作五年計畫完全不切實際,但是至少要對未來的發展有具體的想法,以及合理有所依據的預估。
- 慎選投資者:所有的創業家都不喜歡分出太多股份給投資者(想想看這節目為什麼叫做Shark Tank 鯊魚箱),但有時得到合作機會的,並不是願意給最多錢或拿最少股份的Shark。創業家也會評估哪個創投最能協助我的事業成功,甚至有一開始就指定Shark的情況。節目中甚至有出現過創業家要求15萬美金換15%股份,但最後Shark提出的是「兩個Shark合出15萬,但你要提供20%股份,因為你會得到兩個Shark分別在專利跟通路上的幫助」。
當然,Shark Tank只是實境秀,為了節目效果也會誇張,甚至不是每個創業的人都需要創投。但是在灣區,很多創投的確只給創業家30秒自介(這被稱為elevator speech),2分鐘簡報。150秒就決定你有沒有機會拿到數萬到數百萬美金的投資(註二)。所以,Shark Tank節目所揭示的課題,正好是創業家要仔細深思的。
註一:50%的比例顯然是為了節目效果,或者已經初步篩選過,這是非常樂觀的數字。根據我的創投老師自述,他10年來真正給資金的比例大約是5%左右。不是他太嚴格,是這裡有太多創業家想要爭取投資。
註二:創投老師教我最重要的一課,就是Never take it personal。因為當他說「你的點子爛透了!」(他真的說Your idea sucks!),表示你的點子真的對他來說爛透了,但不是你這個人爛透了。有可能別的創投很愛你的點子,有可能明年你拿新點子來他覺得超棒的。 Business is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