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間公司成長到一個階段就需要建立成熟的監管機制
在眾多獨角獸公司(即: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創業公司)迅速成長之前,董事會還能掌握時,他們鼓勵創業者確認產品與市場契合後(product / market fit),必須要聘請 Adult supervision(亦即較有經驗的管理者)。大多數的新創企業的創業者,在初期無法擁有完善的人員配置,如人力資源管理、財務、銷售業務與董事會治理等。所以隨著公司快速成長,他們會開始聘請專業的高階經理人協助公司治理,避免他們出錯。
在過去的十年中,科技投資者意識到這些專業的執行長能達讓效能發揮到最大值,就沒辦法兼顧投入資源於 R&D 去實踐產品週期研發的更迭。但新的技術就像跑步機一樣無限循環,所以新創公司必須在不斷創新的環境中成長與生存。想要打造這樣同時創新並兼顧營收的團隊需要花上很多年。
但最適合建立公司文化的是誰?答案是創業團隊本身。
創業者通常能在混亂跟失序中過得很安逸。反之,專業經理人則試圖帶著秩序進入混亂中,卻在這過程中扼殺了新創公司的文化。
VC 發現教新創公司的執行長如何帶領公司成長,還比教導專業的執行長如何在產品週期中發現創新還來得容易。這件事我在科技圈總是屢見不鮮。在我拜訪這間公司的同時又再次驗證了這件事 — 過去五年中,超過兩百間的獨角獸公司出現,而大多的掌舵者就是他們的創辦人。
新創公司找到對自己較為 “友善的創投” 加入董事會,則新創公司的執行長也持續帶領著這間公司,讓成長速度加倍。創業者的「現實扭曲力場(reality distortion field)按 (1)」將吸引許多認同他的遠見、願景的員工。這是吸引人的,每個人超時的工作只為了賺取微薄的薪水與股票。他們很幸運,他們選擇了對的時機,在幾年的磨練下終於找出產品與市場的契合(product / market fit),進而受到歡迎。而這些草創一起打拼的員工也因為股票變成現金而得到回報。
不過問題來了,當員工人數超越 1,000 人時,公開發行股票時也代表這筆大量收益即將被結束,而股票也隨著 IPO 上市。當執行長搭乘私人客機往返公司,然而這些早期的元老員工的身價皆超過數千萬美元,仍繼續用過去的經營邏輯對新進的員工毫無誠意的說「你要就在這工作或是你可以選擇離開」。
這間公司現在吸引的都是慕名而來的實習生,只為了讓他們的履歷表上面能有著這間人人想擠進的公司名稱。但他們的薪資低於平均,所以他們會選擇待一陣子後,靠著這個經驗就離開,進入報酬更優渥的公司,且大多都是新創公司。極少數的資深工程師認同這樣的環境,所以公司原有的技術與優勢便開始走下坡。
WAKEUP CALL: 警訓與危機
當這些創業者開始營運規模較大的公司,缺點是沒有好的範例、沒有好的課程,更沒有一套標準的模式可參考。所以根據過去顯示,不意外地指出這些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很少會讓公司擴張成大規模。從創業者要變成執行長帶領著組織成長是非常艱難的,即使他們曾有敏捷、不屈不撓的、頑強、積極進取、甚至有時候不合理的經營經驗。
這也意味著要迅速地學習一系列的技能 — 提升自我,當他們的控制幅度無法涵蓋整間公司時,則需要建立重複性的流程實現規模化。有時候,在 Wackeup call 的出現危機隨即而來。從新創公司轉變成一家公司規模時,創業者與董事會需要了解這一切的轉變不只是系統、環境與硬體設備的轉變。而是公司最具有價值的資產 — 你的員工。而往往是公司經營者遭遇到事件後才會忽然了解必須採取行動改變現狀,而這件事即所謂 Wakeup call。
經營一間成功的公司的不二法門: 成功企業的創業者都能了解如何維持員工的熱情,把員工放在首位。
-
公司成長的同時請小心會有著意想不到的結果
-
認清企業在擴張時所遇到的過渡期
-
懂得辨別是什麼驅使公司創新的文化,當你是小公司時或許適用,但公司規模越來越大時則不一定適用
編按
(1): 現實扭曲力場(reality distortion field) :出自於蘋果創辦人 Steve Jobs 在 1981 年創造的詞彙,用於描述他在麥金塔產品開發的影響力;他的主觀世界,擁有強大的說服力與意志力,即使他所指出的事情與現實衝突,他亦能扭轉成他想要的。 簡單來說: 「一個人僅靠他個人的意志與努力,就把ㄧ個大家想不到、認為不可能的事、甚至覺得違反現實法則的事近乎憑空地給創造了出來」,或更簡單講,就是「把不可能變可能」、「把做不到都做到」。 寫到這,想特別翻譯分享這篇文章也是因為這篇文章引起共鳴。
其實每間公司都必須了解到,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一個真正有理想與遠見的人才可以替企業帶來的價值遠遠超過於那些冷冰冰的 KPI HR 系統。他們帶來的哪怕只是一個想法,但或許可以改變企業未來 10 年的存亡,亦或是一種推動的力量驅動著團隊 (企業)成長。這些遠超過 KPI 及所謂高級經理人能看到的價值。
新創公司如何創造能留住人才的環境?
創業公司要建立一個能留住人才的環境,需要採取多方面的策略:
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福利
- 建立全面的薪酬方案,包括有競爭力的薪資、健康保險、退休計劃和帶薪休假
- 提供多元化的補償方案,讓員工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福利組合
- 考慮提供股權選擇權,這對創業公司的人才特別具有吸引力
打造正面的企業文化
- 建立包容、支持和互相尊重的工作環境
- 重視團隊建設,定期舉辦團隊活動和社交聚會
- 營造開放溝通的氛圍,鼓勵員工表達想法和意見
- 慶祝員工的成就和貢獻,無論大小
職業發展與成長機會
- 提供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
- 投資員工培訓和專業發展計劃
- 建立導師制度,支持員工成長
- 為員工提供參與新項目和承擔新責任的機會
工作生活平衡
- 提供彈性工作安排和遠程工作選項
- 重視員工的身心健康
- 確保合理的工作時間和休假政策
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
- 實施定期的績效評估和反饋系統
- 進行留任面談,及時了解員工的需求和顧慮
- 保持公司目標和挑戰的透明度
從招聘開始重視留才
- 在招聘階段就要考慮人才留任問題
- 確保招聘承諾的真實性和可實現性
- 重視候選人的學習意願和態度,而不僅僅是資歷
透過以上這些策略的綜合實施,創業公司可以建立一個既能吸引又能留住優秀人才的工作環境。關鍵是要持續關注員工需求,並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靈活調整這些策略。
How can startups create a positive work environment that fosters teamwork
創業公司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關鍵策略來建立促進團隊合作的積極工作環境:
建立開放的溝通文化
- 創建專門的溝通管道,讓團隊成員能夠在特定項目上進行協作
- 確保所有必要人員都包含在電子郵件溝通中
- 公開發布團隊目標和更新,方便參考
打造協作空間
- 設計開放式辦公空間,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交流
- 設置集中的休息區和聚會空間,讓員工能夠自然互動
- 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包括可調節的站立式辦公桌和舒適的座椅
投資團隊建設
- 組織團隊建設活動和社交聚會
- 建立團隊傳統,加強團隊凝聚力
- 鼓勵員工在工作之外建立聯繫
認可與獎勵
- 建立定期的表彰計劃,可以是每週、每月或每季度
- 在團隊會議中公開表揚優秀表現
- 將團隊合作納入績效評估標準
培養創新文化
- 鼓勵跨職能團隊合作解決問題
- 提供創新項目的機會
- 營造支持實驗和承擔風險的環境
扁平化管理
- 減少層級制度,讓每個人都能直接與管理層溝通
- 讓所有員工都能參與決策過程
- 重視每個團隊成員的意見和建議
專業發展
- 提供培訓和發展機會
- 鼓勵知識分享和同儕指導
- 支持員工發展領導力潛能
透過這些策略的實施,創業公司可以建立一個促進團隊合作、提高員工參與度並推動創新的積極工作環境。關鍵是要持續關注和調整這些措施,確保它們能夠有效支持公司的成長和發展。
What strategies can startups use to promote work-life balance
創業公司可以採用以下策略來促進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建立彈性工作制度
- 提供遠程工作選項和彈性工作時間
- 允許員工自主選擇工作開始和結束時間
- 重視工作成果而非工作時數
設立明確界限
- 制定清晰的工作時間政策
- 在非工作時間關閉工作通知
- 鼓勵員工設定個人與工作的界限
打造健康的工作環境
- 設置放鬆和休息區域
- 提供冥想和休息空間
- 建立舒適的辦公環境
支持員工福利
- 提供育兒支援服務
- 實施完善的健康福利計劃
- 提供心理健康支持資源
培養正面企業文化
- 以身作則展示工作生活平衡
- 建立開放溝通的文化
- 慶祝員工在工作之外的成就
實施壓力管理策略
- 提供時間管理培訓
- 設定實際可行的目標
- 定期進行工作量評估
鼓勵休息和自我照顧
- 安排定期休息時間
- 組織團隊建設活動
- 推廣健康生活方式
任務分配與外包
- 合理分配工作任務
- 適時使用外部資源
- 避免工作過度集中
透過實施這些策略,創業公司可以創造一個更健康的工作環境,既能提高生產力,又能確保員工的身心健康。這種平衡對於公司的長期成功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How can startup founders lead by example to promote work-life balance
創業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以身作則,推動工作生活平衡:
建立明確的工作界限
- 設定固定的工作時間,並嚴格遵守
- 在非工作時間避免處理工作事務
- 週末確實休息,例如 Ola 的 Bhavish Aggarwal 實施了週末不工作的政策
實踐自我照顧
- 保持規律運動和冥想習慣
- 如同 Paytm 的 Vijay Shekhar Sharma 每天以瑜伽和冥想開始一天
- 投入個人興趣和嗜好的時間
重視休假制度
- 定期安排並確實執行休假
- BookMyShow 的 Ashish Hemrajani 規定自己和領導團隊必須休年假
- 在休假期間完全斷開工作連結
建立結構化的工作日
- 維持固定的工作時數,如 Freshworks 的創辦人保持9小時工作制
- 優先處理重要任務
- 善用時間管理工具提升效率
重視家庭時光
- 確保每天有固定時間陪伴家人
- 在工作之餘參與家庭活動
- 將個人時間標示在行事曆上,避免被工作占用
授權與信任
- 建立強大的領導團隊
- 學會適時放手,讓團隊承擔責任
- 避免微觀管理,展現對團隊的信任
透過以上行動展現工作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創業者不僅能為團隊樹立良好典範,也能建立更健康、更可持續的企業文化。
What are the best practices for setting defined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以下是為創業公司設定明確角色和職責的最佳實踐方法:
建立清晰的職位架構
- 從公司整體目標出發制定職位規劃
- 使用基於角色而非人員的定義方式
- 確保每個職位都有明確的工作範圍和預期成果
文件化職責說明
- 撰寫詳細的職位說明書,包含日常工作內容
- 建立組織架構圖,明確展示報告關係
- 確保所有團隊成員都能隨時查閱職位文件
制定績效指標
- 為每個職位設定關鍵績效指標(KPI)
- 建立衡量成功的具體標準
- 定期檢討和調整目標
實施協作工具
- 使用專案管理系統追蹤任務和責任
- 採用RACI矩陣明確決策和執行權責
- 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
定期檢討和調整
- 定期評估角色的適當性
- 根據公司發展調整職責範圍
- 保持角色定義的靈活性
團隊參與
- 讓團隊成員參與職責定義過程
- 考慮個人技能和興趣
- 鼓勵團隊提供反饋和建議
明確溝通期望
- 確保每個人都理解自己的職責
- 建立定期檢討機制
- 及時處理角色重疊或模糊的問題
這些最佳實踐不僅能提高團隊效率,還能促進更好的協作和溝通,對創業公司的成功至關重要。
What tools or frameworks are recommended for managing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a startup
以下是管理創業公司角色和職責的重要工具和框架:
專案管理工具
- ClickUp:提供任務管理、文件儲存和目標設定等功能,適合小型團隊使用
- Asana:提供即時任務追蹤和進度監控的網路平台
- Trello:以看板方式組織專案,適合視覺化任務管理
協作與溝通工具
- Slack:用於團隊無縫溝通
- Google Workspace:支援跨團隊協作
- OrgaNice:AI驅動的組織結構圖工具,可自動更新團隊目錄
框架系統
- RACI矩陣:
- Responsible(負責人)
- Accountable(審核人)
- Consulted(諮詢對象)
- Informed(知情人)
文件管理工具
- 雲端儲存平台如Dropbox:確保資料安全且易於存取
- 時間追蹤應用如Toggl Track和Clockify:維持工作責任制和優化生產力
專業服務工具
- Kantata:提供商業智能、發票開立和預測等功能
- Resource Guru:專注於人員、資源和設備的分配管理
這些工具和框架能幫助創業公司建立清晰的角色定義,提高團隊效率,並確保所有成員都能清楚理解自己的職責範圍。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using the RACI framework in a startup
以下是RACI框架為創業公司帶來的主要優勢:
提升角色清晰度
- 明確定義每個團隊成員的職責範圍,避免工作重疊
- 減少混淆和重複工作的情況
- 讓每個人都清楚了解自己在專案中的定位
改善溝通效率
- 建立集中化的溝通管道
- 確保相關人員及時獲得所需資訊
- 減少不必要的會議和溝通成本
強化問責制度
- 為每項任務指定明確的負責人
- 提高團隊成員的主動性和責任感
- 便於追蹤專案進度和解決問題
優化決策流程
- 加快決策速度,減少專案延誤
- 提供明確的決策參考框架
- 確保決策過程涉及適當的相關方
提升團隊效率
- 優化資源分配和工作流程
- 減少瓶頸和延誤
- 提高專案執行的整體效率
促進團隊協作
- 改善跨部門協作
- 增強團隊凝聚力
- 提高員工參與度和工作滿意度
RACI框架特別適合創業公司,因為它能夠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提供清晰的結構和指導,幫助公司更有效地實現目標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