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來襲!Coupang如何成功攻佔台灣電商市場?
Coupang的成功絕非偶然,本文將深入剖析Coupang的成功策略,探討其在台灣市場的成功因素。
從 Coupang 在台灣的成功來看南韓與臺灣的電子商務的比較
韓國的電商巨人 Coupang 如何通過槓桿設計和後勤基礎設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南韓的電商巨人 Coupang 如何通過設計和建立後勤基礎設施 (物流),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並獲得孫正義的 Vision Fund 高達共 30 億美金的投資。
2015年,軟銀曾對Coupang投資10億美元。知情人士稱,軟銀的本輪投資為Coupang估值約90億美元,Coupang創建於2010年,目前是韓國最大的在線零售商。據Coupang稱,大約有一半的韓國人都下載了其移動應用程序。但由於致力於投資新技術,打造物流基礎設施,Coupang在過去的5年中虧損1.9萬億韓元。
Coupang創始人兼CEO金范錫(Bom Kim)對此表示:「這20億美元的投資讓我們感到興奮,因為我們可以繼續投資更多技術平台,從而確保不斷創新。」 Coupang稱,去年該公司營收翻了一番,今年預計將達到50億美元。
**現今談到電子商務,便是一場激烈的角力競賽,特別是在美國以外的地區。
亞洲的電子商務市場大小位居全球一,其次為美國。歐洲市場排名第三,其後則是亞太經貿區域各國。**
現在我們先來談談韓國電商市場的一些具體數據。
先來介紹一些韓國主要的電商企業。
圖示為 他們的網站主頁與IOS 應用程式。
這些平臺的主要瞄準千禧年後與女性消費者族群。Kurly.com 則是主打供給國內食品加工產業。
Coupang
他們擁有親民且極簡風格的外觀設計,較大的圖像和篇幅較小的文本。
接著來看看它和其競爭對手有哪些區別:
-
提供個人優惠券,以提高對個體用戶的銷售目的。
-
當日型服務。
-
End2End客戶服務,意味者客戶可以自己提供送貨服務。 *註 End2End:端對端服務
建立規模經濟體系和科技槓桿化使得整個銷售過程非常有效率。這就是他們如何在市場上提供不同的服務,從而在競爭之中取得勝利。
火星聚樂部 -
(Rocket Wow Club)以每個月2,900韓環的會費為代價,提供無限制的隔日配送服務。
NAVER擁有C2C基礎設施,並且想要進入Coupang 市場,同時想講B2C引入他們的銷售模式中。
尤於NAVER 是南韓市占率最大的收尋引擎,他們讓客戶得以在NAVER的平臺上直接購買特定商品,這使得他們在B2C市場中佔盡優勢。
WeMakePrice
他們又與其他的電商企業有什麼不同呢?
它們常常舉辦特價活動和提供不同的比價,例如:今日特賣活動和隱藏優惠。
2018年1月到7月期間,他們單日營收超過了89,000美元。
WeMakePrice還加入了Webtoons/livestream至App中,以便創建一個更爲吸引人的購物體驗,並保持消費者的購物流量。
Kurly
在有許多其他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為了不陷入其他電商的殘酷競爭之中,Kurly決定以不同的方向進入韓國市場。
他們致力於銷售家庭生活用品,從食品原物料、蔬果、肉品、廚房用具,小至寵物用品類都有。
Take Aways
我們從中得到的信息是,韓國的電子商務網站設計較傾向於效仿美國潮流,文字信息密度較低,而且更具視覺吸引力。然而這與臺灣電子商務網站所用的高文字信息密度模式十分不同。
韓國網站也迎合全球用戶的需求,因此在大多情況下都支持多種語言。 例如,一家電商網站Gmarket除了韓語外,還提供英文和中文服務。相反地,臺灣完全沒有任何平臺提供多語言用戶服務。
由於我國科技產業景氣快速發展,吸引了不少外國觀光客前往臺灣旅遊。在我看來,臺灣電商產業失去了許多潛在客戶的商機。
沒有雄厚的資金、多角化管理;中等規模的電子商務平臺將在臺灣的市場競爭中被壓垮。
創業家公司的銷售額爲50億美元,近期透過Ai和新的支付平臺行銷策略,如街口支付平台來增加了32.39%的收益。
擁有GOMAJI的經營團隊正在試圖推出新的線上旅館預訂服務,但其結果差強人意。他們的YOY增長率下降了18.5%。 在第四季中,季收益的最高紀錄是PChome的103.45億美元。
富邦投資集團所屬的Momo購物商城在2017年的銷售額爲123.9億美元,2018年的收入達到了420.2億美元。 創業家集團雖然規模較小,但產量高達13.27億元,2018年銷售額爲49.59億元。 兩家公司都創造了歷史記錄。
近兩年(2017–2018年),台灣電商的各別銷售額。
依序為:PCHOME、東森購物、MOMO、創業家。
我們可以看到,行動購物的用戶越來越多,預計今年將增長20%以上。
機動性和方便性是電子商務平臺最重要的兩大要素。 我們生活在數位化時代,零售市場正在轉型當中;幸運的是,只有我們這些消費者才能從競爭中獲益。每個月到超級市場和小型市場購物的日子已經所剩無幾了!
社交媒體在數位行銷和電子商務戰略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電子商務市場有很多潛力值得我更深入去探索,因此我會將更多的想法留到下一篇文章中。